髋部骨折——最要命的骨折
髋部这个地方,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来说,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旦摔倒,髋部骨折的几率就大大增加。髋部骨折被很多人称为“人生最后一点一次骨折”,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因为髋部骨折后,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卧床,这就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像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张大爷就是髋部骨折,手术后恢复得特别慢,而且因为长时间卧床,还出现了肺部感染的情况,可把家人急坏了。有一种叫阿仑膦酸钠的药,对改善骨质疏松有一定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髋部骨折的风险。它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吸收,让骨头更结实一些。
腕部骨折——常见的骨折
腕部骨折在骨质疏松患者中也很常见。很多患者在摔倒时,会下意识地用手去撑地,这就容易导致腕部骨折。李大妈就是这样,她去菜市场买菜,不小心滑倒了,用手一撑,结果手腕就骨折了。腕部骨折虽然不像髋部骨折那么严重,但也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手腕不能动,穿衣、吃饭都成了问题。对于腕部骨折的治疗,除了复位和固定外,也可以配合使用一些促进骨愈合的药物,比如骨肽片。它能促进骨细胞的生长和繁殖,加快骨折的愈合。
椎体骨折——容易被忽视的骨折
椎体骨折相对前两者来说,可能不太容易被发现。很多患者在椎体骨折后,只是感觉腰酸背痛,以为是普通的劳累,没太在意。其实,椎体骨折会导致椎体变形、身高变矮等问题。王叔叔就是这样,他一直觉得自己腰有点疼,也没当回事,后来去体检才发现是椎体骨折了。椎体骨折后,患者的脊柱稳定性会受到影响,严重的还会压迫神经,导致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对于椎体骨折,可以使用鲑降钙素喷鼻剂,它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轻疼痛,还能促进椎体骨折的愈合。
骨质疏松患者真的要格外注意这三个部位的防护。平时要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多晒太阳,适当进行一些运动,增强骨骼的强度。走路的时候要小心,避免摔倒。希望每一位骨质疏松患者都能重视起来,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减少骨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