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局将试药纳入保障范畴?政策动向与患者利好分析

近年来,国家医疗保障局在推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上持续发力,尤其在创新药械保障领域释放出重要信号。2025 年 7 月 1 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的《2025 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将制定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重点纳入超出基本医保范围但临床价值高的创新药。这一政策动向不仅为新药研发注入强心剂,更通过全国试药招募网等正规平台,为慢性病患者参与临床试验提供了新的保障路径。

政策新框架:从 “保基本” 到 “多层次”

国家医保局此次政策调整的核心,在于构建 “基本医保保基本、商业保险补差异” 的多层次保障体系。根据《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新增的商保创新药目录将与基本医保目录同步申报、同步调整,企业可自主选择纳入医保目录、商保目录或同时申报。这意味着,原本因成本过高难以进入基本医保的创新药,通过商保目录获得了稳定的支付出口。例如,广州在 2025 年 3 月启动的 “穗新保” 试点中,22 家医疗机构实现 “医保 + 商保” 一站式结算,患者仅需支付自付部分,大幅提升了创新药的可及性。


对于试药招募而言,政策调整带来的直接利好是:参与临床试验的患者可能通过商保目录获得部分费用补偿。尽管目前试药的医保报销细则尚未完全明确,但国家医保局已明确支持将商保目录药品纳入 “双通道” 管理,允许定点医疗机构通过处方流转至零售药店,实现直接结算。这为未来试药相关费用的报销提供了制度参考。

患者新机遇:从 “被动治疗” 到 “主动参与”

慢性病患者来说,政策调整带来的机遇尤为显著。以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为例,参与临床试验不仅能获得免费治疗,还可通过试药员报名入口(如 “新药之光” 小程序)申请最高 1600 元的交通补贴。在慢阻肺等慢性病领域,洛阳等地的试药项目为患者提供了 10200 元的补贴,覆盖连住 17 天的医疗费用。这些项目通过正规试药平台发布,确保患者权益受到伦理委员会和药监部门的双重监管。


值得关注的是,政策调整缩短了新药纳入医保的周期。数据显示,2024 年新纳入医保的 91 个药品中,33 个实现 “当年获批、当年纳入”,80% 的创新药在上市两年内即可报销。这意味着,患者参与临床试验后,若药物顺利获批并进入医保,后续治疗成本将大幅降低。例如,肺癌新药 “舒沃替尼片” 纳入医保后,价格下降超 50%,患者年负担从 21 万元降至 10 万元以内。

参与新路径:从 “信息不对称” 到 “全流程透明”

为解决患者与临床试验之间的信息鸿沟,国家药监局建立了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患者可通过疾病名称筛选正在进行的试验项目。同时,全国试药招募网(如试药驿站)等平台整合了全国 300 余个临床试验项目,覆盖肿瘤、罕见病等多个领域,患者可通过线上报名、线下体检的方式便捷参与。


参与试药的具体流程包括:通过试药报名平台提交资料→通过伦理审查与知情同意→完成体检筛查→入住研究型病房接受治疗→出院后定期回访。在这一过程中,患者可通过 “国家医保服务平台” APP 查询药品报销状态,或通过地方医保公众号提交 “双通道” 药品备案申请。

未来展望:从 “政策红利” 到 “长期可持续”

尽管试药纳入医保的具体细则仍需进一步明确,但政策方向已清晰指向 “提升患者可及性”。国家医保局表示,将通过优化续约规则、允许创新药在触发降价机制后重新谈判等方式,稳定企业预期,确保更多新药通过临床试验惠及患者。对于患者而言,通过正规试药平台参与临床试验,不仅能获得前沿治疗机会,还可借助政策红利减轻经济负担。随着多层次保障体系的完善,“试药 + 医保” 模式或将成为慢性病治疗的新常态。


上一篇试药驿站等平台升级:区块链技术如何保障数据不可篡改?
下一篇新冠药物试药回顾:疫情期间临床试验的效率与安全性突破